公司顺利通过能源体系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突出问题,我国也存在能源缺口较大、利用率低下和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发布了国家标准GB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鼓励各类组织切实改进能源管理绩效以实现减排目标。 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国家标准于2009年12月31日发布,它为企业进行系统化的能源管理提供了实施理念和方法。GB/T 23331标准主要运用计划 - 执行 - 检查 - 行动(PDCA)循环方法,要求企业建立一项包含具体目标的能源政策。这些措施包括减少和监控能源使用以及核实节约能源措施和规划持续改善。 GB/T 23331标准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导方针,帮助企业满足减少碳排放的要求。它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具有相同的结构,都是以监管合规为基础。GB/T 23331能够轻松地融入现行的质量、安全、或环境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的意义《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指导组织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和必要的管理过程,提高其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从产品和过程设计、能源选用、系统设施设备的匹配和使用、节能技术采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实施监测。从而提高全员节能意识,将能源管理工作形成系统,更好地挖掘节能潜力,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相关环境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能源管理体系的特点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除了遵循系统原理和采用P-D-C-A过程运行模式外,为了规范节能行为,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节能意识,提高企业能源的有效利用,能源管理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实施全过程控制; ——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特点,注重节能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基于现代组织设计理念; ——坚持持续改进;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有助于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服务)经营成本,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在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时保持竞争力;——有利于满足市场、用户和各相关方的要求,有利于减少信贷和保险机构的风险,有利于吸引投资,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有利于完成国家对下达的节能指标;——有利于获得国家各类奖励及财税政策支持;——有利于为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做准备,培养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为能源管理提供有效保障。——有助于克服技术性贸易堡垒,甚至可以与国外相互认可,得到外商的青睐,扩大国际营销渠道。——有利于建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树立持续改进的信心,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流程领导决策与准备——范围界定——初始能源评价——体系策划——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